过年为啥发红包,发红包有哪些禁忌,90%的国人都还不知道!
洗儿钱,最早见于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杨贵妃认安禄山为义子时,“玄宗亲视之,喜赠贵妃洗儿钱”,这里说的洗儿钱是长辈给新生儿的辟邪祈福的护身符。到了宋、元,便形成一种民俗。
同时,宋元之际,还有一种红包叫“红定”,例如《元曲选》“鸳鸯被”卷三:“当初也无红定,无媒证”。这里的红定,是古代男女订婚时的习俗,男方家送给女方的礼金。
为什么一定要是红色?
过新年,我们都爱红色,中国人过年爱用红色代表喜庆,祈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红色还可以辟邪,本命年穿戴红色更有护身之意。
虽然红色历史地位不俗,但是早期的吉庆颜色却一直是黄色,因为黄色标志着神圣、权威、庄严,是皇帝的专用色彩。夏商的时候也曾流行黑色和白色。
汉朝,红色才成为主流。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红色,而且因为国家都兴起于南方,南方表火,为朱雀,所以在当时,国家政治和文化中都提倡红色。
当然,这些都是推测,不能说明这是红色盛行的直接原因,但的确从那时起,红色就成了汉民族崇尚的颜色。
在民俗学家那里,国人爱红还有了一套特别的解释: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叫作“年”的吃人怪兽,每逢冬藏后便出来猎食,人们莫不惊恐。但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最怕三样东西:红色、火和声响。于是年兽出现之前,家家户户在门前挂上红色桃木板,点燃之后,发出各种声响,免除年兽侵扰。久而久之,民俗上便认为红色可以辟邪,过年必须要有红色。
过年为啥要发红包?
不管是洗儿钱还是红定,似乎都和过年还扯不上关系,所以这里引出另一个红包的来源,也是最普遍的说法,那就是压祟钱,或者压岁钱,压胜钱,不一样的说法,但是一个事情。
同样来自民俗的说法是,古时候有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叫“祟”,专爱在大年三十夜搞偷袭,大人们怕祟伤害害孩子,需要保持屋子里一直亮着光,一夜不睡来“守祟”。有户人家老来得子,晚上守祟的时候,无意间给了他八枚铜钱和一堆红纸包着玩,玩着玩着大家睡着了,祟来了之后,不料枕边却射出一道金光,将其逼退,据传这是八仙的功劳,因此此压祟钱广为流传。
因为“岁”和作祟的“祟”同音,压岁就等于压祟,压岁钱的叫法也流传开来。后来“压祟”逐渐失去意义,从而成为一种习俗,大人等孩子熟睡后悄悄放在枕头底下,等孩子醒来后就可以打开红包去买心仪的东西了。
事实上,古时的压岁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带在身边把玩,当做吉利物品或辟邪用的类似钱币样子的东西。钱币压祟同样是起源于汉代,因为汉代盛行的压胜巫术。所谓“厌胜”即是“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压制人、物或魔怪的目的,选择钱币,是因为人们相信钱能通神役鬼。
压祟只是过程,祈福才是目的。
由于压胜信仰的存续,压胜钱的习俗一直传承了下来。到了明清时期,使用场景更加细分,寓意更加丰富:有祈福纳祥的“祝寿钱”“洗儿钱”“撒帐钱”;有禳灾度厄的“神咒钱”“八宝钱”;有祈子求嗣的“男钱”“女钱”;有游戏娱乐的“棋钱”“马钱”等,几乎无所不包,成为一种美好祝福的寄托。
是的,你没看错,这些就是玄商拍卖上主推的 压胜钱,也叫花钱。他们的本质就是现在的红包,是 一种表达感谢、传递祝福的方式,也是一种联络感情的纽带。明白了这些,相信大家的春节红包将会更加意义深刻。
今年春节前,玄商已上线红包拍功能,压胜钱和红包在一个平台相遇,代表着一种民俗的文化的精华,也代表着玄商创新发展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份微薄之力。
新的一年,拍压胜钱祈福,抢红包庆新年。点击玄商拍客APP首页“红包拍”即可进入: 凡是红包拍品,只要出价就能领红包。参与的人越多,分得的红包也就越多 !
参与红包拍,捡漏又捡钱!
很多藏友已尝鲜,有的一天就收获千元!
▽
滑动查看更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