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小 血液透析十年发展不起来的宝莱特
来源:雪球App,作者: 运河起江澜,(https://xueqiu.com/5921591735/341478389)
宝莱特(300246.SZ)近7年财务表现与核心分析一、财务表现(2018-2024年)
关键趋势:
营收波动:2020年因疫情需求激增(监护仪出口)达13.96亿元,2021-2023年回归常态,2024年下滑10.4%。
净利润波动:2020年净利润2.36亿元(疫情红利),2022年起连续亏损(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投入高)。
负债率攀升:从2018年37.8%升至2024年48.3%,2024年财务费用激增515%(债券利息压力)。
估值低位:2024年市净率0.9倍,市盈率(TTM)亏损,反映盈利困境。
二、核心产品优势高端监护仪技术领先
重症监护领域:推出带呼吸力学检测、脑电监测模块的监护仪,填补国内技术空白,26款产品入选国产优秀医疗设备目录。
智能化与物联化:支持物联网远程监控,适配5G医疗场景,2024年监护仪销量同比增长56%。
血液透析全产业链布局
设备+耗材:覆盖透析机、透析器、透析液等全品类,国内首家实现透析液过滤器(内毒素过滤器)国产化。
技术突破:D800系列透析机(三泵机型)集成生命体征监测,获CE认证,性能对标国际品牌。
全球化渠道网络
销售覆盖150+国家,海外收入占比23.4%(2024年),在德国、巴西等地设生产基地,疫情期间海外订单排期至3季度。
三、与竞争对手对比
竞争结论:
优势:重症监护细分领域技术领先,全产业链布局降低供应链风险。
劣势:监护仪高端市场被迈瑞压制,血液透析设备市占率不足5%(威高主导)。
四、发展前景增长驱动
老龄化需求:中国终末期肾病患者超300万,透析治疗率仅25%(欧美90%),市场空间达千亿级。
国产替代:国家推动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可控,监护仪进口替代率已超85%,透析设备替代加速。
政策红利:“十四五”医疗新基建投入2000亿元,基层医疗设备采购需求释放。
战略布局
高端化突破:研发超高端监护仪(如脑电监测模块),目标三甲医院市场。
国际化扩张:以德国基地为枢纽,拓展欧盟市场,2025年海外收入目标占比30%。
并购整合:计划收购区域性透析服务企业,完善“设备+耗材+服务”生态。
五、主要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迈瑞医疗监护仪价格战(2024年降价15%),宝莱特毛利率承压(从40.5%降至32.8%)。
技术迭代风险
透析器膜材料依赖进口(东丽、旭化成),国产化进度滞后可能制约成本控制。
财务压力
2024年资产负债率48.3%,短期借款3.2亿元,货币资金仅2.1亿元,存在偿债风险。
政策监管风险
医疗器械集采扩围(如透析液纳入省采),价格降幅或超30%,冲击利润空间。
六、总结宝莱特在监护仪和血液透析领域具备技术积累与全产业链优势,但面临高端市场被国际巨头压制、财务压力及集采风险。短期需通过高端化突破和海外扩张改善盈利,长期依赖技术转化与生态整合。投资者需关注2025年D800系列透析机放量及负债率控制情况。
$宝莱特(SZ300246)$ $威高股份(01066)$ $迈瑞医疗(SZ300760)$ 大市值的没有股息率就资金流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