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莶草怎麼讀 豨莶草的讀音和解釋 豨莶草怎麼讀
1、豨莶草拼音:[xī xiān cǎo];豨莶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或毛梗豨莶Siegesbeckiaglabrescens Makino的幹燥地上部分。文章目錄:
豨莶草怎麼讀 豨莶草的讀音和解釋豨莶草怎麼讀豨莶草簡介一、豨莶草怎麼讀 豨莶草的讀音和解釋1、拼音:[xī xiān cǎo];豨莶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或毛亮嘩祥梗豨莶Siegesbeckiaglabrescens Makino的幹燥敬搏地上蘆枯部分。
2、夏、秋二季花開前和花期均可采割,除去雜質,曬幹。
二、豨莶草怎麼讀豨莶草的讀音為 xī xiān cǎo。
豨莶草怎麼讀,讀法如下:xī xiān cǎo 。
豨莶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幹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前和花期均可采割,除去雜質,曬幹。
莖圓柱形,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紫棕色,有縱溝及細縱紋,枝對生,節略膨大,密被白色短柔毛;質輕而脆,易折斷,斷面有明顯的白色髓部。葉對生,多脫落或破碎;完整的葉片三角狀卵形嘩伏扮或卵狀披針形,長4~10 cm,寬1.8~6.5 cm,先端鈍尖,基部寬楔形下延成翅柄,邊緣有不規則淺裂或粗齒;兩面被毛,下表面有腺點。有時在莖頂或葉腋可見黃色頭狀花序。氣微,味微苦。
豨莶草,菊科豨莶屬一年生草本, 莖四棱表,具槽及條紋;葉片下表面密被星狀短柔毛;花序具總梗,花萼管狀,外被灰色星狀短氈毛,花冠是白色或黃色,上唇呈現邊緣流蘇狀。花期4至9月,果期6月至11月。 豨莶草因江東人呼豬為豨,其草似豬莶臭,故名。
豨莶草分布于湖南、福建、湖北、江蘇等地。 豨莶草喜溫暖、濕潤環境、富含腐殖質的肥沃黏土和砂質壤土。豨莶草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豨莶草具有祛風濕,利關節,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無力,腰膝酸軟,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風疹濕瘡。
腺梗豨莶與豨莶的區别
花梗和分枝的上部被紫褐亂竈色頭具柄的密腺毛和長柔毛;中部以上的地卵圓形或卵形,邊緣有尖頭齒;分枝非二歧狀。總苞背面密被紫褐色頭狀盼柄腺毛;舌狀花的花冠管部長1-1.2mm,舌片先端2-3齒裂,有時5齒裂。瘦果4棱,先端有灰褐色球狀突起。
毛梗豨莶與前2種的不同點在于;花梗和枝上部疏生平廳銀伏的短柔毛;葉片卵圓形,有時二角狀卵形,邊緣有規則的齒;莖上部分枝非二歧狀。總苞片背面密被紫褐色頭狀有柄的腺毛;托生倒卵狀長圓形,背面疏被頭狀具柄腺毛。
三、豨莶草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豨莶草的别名 5 來源 6 産地 7 性味歸經 8 豨莶草的功效與主治 9 豨莶草的化學成分 10 豨莶草的藥理作用 11 豨莶草中毒 11.1 不良反應機制 11.2 豨莶草中毒的症狀 11.3 治療 12 《中藥大辭典》:豨莶 12.1 出處 12.2 拼音名 12.3 豨莶草的别名 12.4 來源 12.5 原形态 12.6 生境分布 12.7 性狀 12.8 化學成份 12.9 豨莶草的藥理作用 12.10 炮制 12.11 性味 12.12 歸經 12.13 功能主治 12.14 豨莶草的用法用量 12.15 注意 12.16 附方 12.17 各家論述 12.18 豨莶草的臨床應用 12.19 備注 12.20 摘錄 13 豨莶草的藥典标準 13.1 拼音名 13.2 英文名 13.3 豨莶草的别名 13.4 來源 13.5 性狀 13.6 炮制 13.7 性味 13.8 歸經 13.9 功能主治 13.10 豨莶草的用法用量 13.11 貯藏 13.12 備注 13.13 摘錄 14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豨莶草的方劑 2 用到中藥豨莶草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豨莶草 1 拼音 xī xiān cǎo
2 英文參考 mon St. Paulswort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erba Siege *** eckiae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erba Siege *** eckiae(拉)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iege *** eckia herb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豨莶草原植物
豨莶草藥材
豨莶草為中藥名,即豨莶,出《新修本草》。為菊科植物豨莶Siege *** eckia orientalis L. 、腺梗豨莶Siege *** eckia pubescens Makino或毛梗豨莶Siege *** eckia glabrescens Makino 的幹燥地上部分[1]。
4 豨莶草的别名 豨莶、大接骨[2]。
豬膏莓、黏糊菜、肥豬苗、黏不紮、蝦鉗草、風濕草、牛人參、四棱麻、大葉草[3]。
5 來源 豨莶草為菊科植物豨莶Siege *** eckia orientalis L. 、腺梗豨莶Siege *** eckia pubescens Makino或毛梗豨莶Siege *** eckia glabrescens Makino 的幹燥地上部分[1]。
豨莶草為菊科植物豨莶Siege *** eckia orientalis L.或腺梗稀莶S. pubescens Mak.等的全草[3]。
6 産地 豨莶草主産湖北、湖南、江蘇、河北[3]。
7 性味歸經 豨莶草味辛、苦,性寒;入肝、腎經[3]。
8 豨莶草的功效與主治 豨莶草具有祛風濕,利關節,降血壓的功效[3]:
豨莶草治風濕痹痛,腰膝無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壓病,瘧疾,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内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3]。
豨莶草治療瘡腫毒,搗爛敷,風疹濕癢:煎水洗[3]。
9 豨莶草的化學成分 兩種豨莶均含有效成分豨莶苦味苷(Darutoside)[3]。
腺梗豨莶還含豨莶苦味四醇(Primara8(14)ene6β,15,16,18tetraol)、左旋16,17二羟基16β栲利酸(16,17Dihydroxy16β(1)kauran19oic acid)大花沼蘭酸、奇任醇等[3]。
豨莶還含豨莶醛内酯(Orientalide)、豨莶苦味三醇(Darutigenol)、3,7二甲基槲皮素等[3]。
10 豨莶草的藥理作用 豨莶草水浸劑和稀醇浸劑均有降低麻醉動物血壓的作用[3]。
豨莶草可降低免疫功能[3]。
豨莶草的成分可抗炎[3]。
豨莶草還能抗血栓形成,促進微循環,抗病毒,抗早孕[3]。
11 豨莶草中毒 豨莶草又名豨莶、大接骨[2]。為菊科豨莶屬植物腺梗豨莶、豨莶或毛梗豨蒼的全草。稀莶:主要含萜和甘類、豨莶糖苷、豆固醇、豨莶萜内酯、豨莶萜醛内酯[2]。腺梗豨莶:主要含海松烷型和貝殼烷型二萜及其苷、腺梗豨芬醇酸、腺梗豨莶四醇、腺梗碲莶三醇苷、腺梗豨簽萜二酸,亦含豨莶糖苷,并含生物堿[2]。具有祛風濕、利筋骨、和脈絡、抗炎、鎮靜、降血壓作用[2]。
豨莶草煎劑對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2]。
11.1 不良反應機制 豨莶草原生藥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45.54g/kg;小鼠腹腔注射最大耐受劑量為人用量的400倍。豨莶草煎劑對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孕婦和少年兒童應慎用;豨莶草有抗炎,降壓,舒血管,防止血栓形成;對白色念珠菌有輕度抑制作用,抗瘧原蟲作用;抗生育作用。[4]
11.2 豨莶草中毒的症狀 大量服用豨莶草後可出現四肢乏力、懶動,長期服用可緻免疫功能抑制狀态[5]。
早孕婦女大量服用豨莶草可緻流産[5]。
11.3 治療 豨莶草中毒的治療要點為[5]:
大量口服者應催吐、洗胃;對症處理。
12 《中藥大辭典》:豨莶 12.1 出處 《唐本草》
12.2 拼音名 Xī Xiān
12.3 豨莶草的别名 稀莶草(《海上方》),火莶、豬膏莓、虎膏、狗膏、火枚草(《唐本草》),豬膏草(《本草拾遺》),粘糊菜(《救荒本草》),希仙、虎莶(《本草綱目》),黃豬母(《醫林纂要》),肥豬苗(《分類草藥性》),母豬油(《現代實用中藥》),亞婆針(《國藥的藥理學》),黃花草、豬母菜(《福建民間草藥》),棉蒼狼、粘強子(《江蘇植藥志》),粘不紮(《東北藥植志》),棉黍棵(《山東中藥》),綠莶草(《中藥志》),大葉草(《中藥材手冊》),蝦鉗草、銅錘草(《廣西中藥志》),土伏虱、金耳鈎、有骨消(《閩南民間草藥》),豬冠麻
12.4 來源 為菊科植物腺梗豨莶、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全草。夏季開花前割取全草,除去雜質,曬至半幹後,再置通風處晾幹。
12.5 原形态 ①腺梗豨莶
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莖直立,常帶紫色。枝上部密被灰白色長柔毛和紫褐色腺毛,葉對生,有柄;闊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9~14厘米,寬4~9厘米,基部楔形,下延成翼柄,先端尖,葉緣有不規則的鋸齒,兩面均密被長柔毛;通常上部葉逐漸變小,成長橢圓狀披針形。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排列成圓錐狀;總花梗密被長柔毛和腺毛,分泌粘液;總苞片2層,外層苞片5枚,線狀匙形,内層苞片10~12枚,倒卵形兜狀,内外層苞片皆有腺毛。花雜性,黃色,邊緣為舌狀花,雌性,先端3淺裂;柱頭2裂;中央為管狀花,兩性;先端5裂;雄蕊5,子房下位,柱頭2裂。瘦果倒卵形,微彎,有4棱,黑色,無冠毛。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生于山坡或路旁。分布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
②豨莶
與上種相似,花梗和枝上部密被短柔毛。葉片闊卵狀三角形至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淺裂或粗齒。
生山坡、林緣及路旁。分布秦嶺及長江以南。
③毛梗豨莶,又名:少毛豨莶。
一年生草本,高35~100厘米。外形與上種很相似,但花梗和枝上部疏生平伏灰白色短柔毛,葉片及瘦果也較小。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生長于山坡及路邊雜草中。分布長江以南及西南等地。
以上三種植物的根(豨莶根)、果實(豨莶果)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12.6 生境分布 主産于我國中部及北部。以湖北、湖南、江蘇等地産量較大。
12.7 性狀 幹燥全草,莖方柱形,略具四棱,側面下陷成縱溝,灰綠色至灰棕色,有時帶紫棕色,被有灰白色柔毛.分校對生,上有葉柄的環形殘痕,形成明顯的節。質輕而脆,易折斷,斷面有白色髓部。葉對生,多破碎而不完整,灰綠色,上下面均有灰白色柔毛,紙質而脆。在莖頂或葉腋間有時可見黃色頭狀花序,外有匙形的總苞,總苞上可見點狀腺毛。氣微,味微苦。以莖粗、葉多、花未開放、灰綠色者為佳。
12.8 化學成份 腺梗豨莶含豨莶苦味質及生物堿。
12.9 豨莶草的藥理作用 ①抗炎作用
毛梗豨莶與海州常山以1:2混合之水煎劑10克/公斤給予大鼠,對雞蛋清性關節腫脹有抑制作用,如單用毛梗豨莶則無明顯抑制作用。
②降壓作用
豨莶(品種不明)的水浸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動物血壓的作用。
12.10 炮制 豨莶草:揀去雜質,除去殘根與老梗,先抖下葉另放,将梗洗淨,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後切段,曬幹,再與葉和勻。制豨莶草:取淨豨莶草段,用黃酒拌勻(一法,用蜂蜜加等量的黃酒化烊拌勻),俟酒吸幹後,置蒸籠内蒸焖,取出曬至半幹,再蒸至黑色為度。(每豨莶草100斤,用黃酒20斤)
12.11 性味 苦,寒。
①《唐本草》:"味苦,寒,有小毒。"
②《本經逢原》:"苦微辛,寒,有小毒。"
12.12 歸經 入肝、脾、腎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肝、腎二經。"
②《本草彙言》:"入手、足少陽經。"
③《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
12.13 功能主治 祛風濕,利筋骨,降血壓。治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無力,瘧疾,急性肝炎,高血壓病,疔瘡腫毒,外傷出血。
①《唐本草》:"主熱匿,煩滿不能食,生搗汁服三、四合。""主金瘡,止痛,斷血,生肉,除諸惡瘡,消浮腫,搗封之。湯漬、散敷并良。"
②《本草拾遺》:"主久瘧,痰飲,生搗絞汁服,得吐出痰;亦碎敷蜘蛛咬,蟲蠶咬,蠼螋溺瘡。"
③《開寶本草》:"療虎及狗咬瘡。"
④《本草圖經》:"治肝腎風氣,四肢麻痹,骨間疼,腰膝無力者。亦能行大腸氣。""服之補虛,安五髒,生毛發。兼主風濕瘡,肌肉頑痹;婦人久冷,尤宜服用之。"
⑤《履巉巖本草》:"醫軟癱風疾,筋脈緩弱。為末,酒調服。"
⑥《滇南本草》:"治諸風、風濕症,内無六經形症,外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氣壅盛,手足麻木,痿痹不仁,筋骨疼痛,濕氣流痰,癱瘓痿軟,風濕痰火,赤白癜風,須眉脫落等症。"
⑦《本草經疏》:"祛風除濕,兼活血之要藥。"
⑧《分類草藥性》:"明目,黑發,滋陰養血。"
⑨《貴州民間方藥集》:"潤肺止咳。"
⑩《廣西中藥志》:"其葉外敷蝦鉗瘡(生兩指隙間)。"
⑾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安神降壓,祛風止痛。治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風濕痹痛;蛇蟲咬傷。"
12.14 豨莶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3~4錢(大劑1~2兩);搗汁或入丸、散。外用:搗敷、研末撒或煎水熏洗。
12.15 注意 陰血不足者忌服。
①《唐本草》:"多則令人吐。"
②《本草經疏》:"凡病人患四肢麻痹,骨間疼,腰膝無力,由于腫、腎兩虧,陰血不足,不因風濕所中而得者,不宜服之。"
③《本草述》:"忌鐵。"
12.16 附方 ①治風、寒、濕三氣著而成痹,以緻血脈凝澀,肢體麻木,腰膝酸痛,二便燥結,無論痛風,痛痹,濕痰,風熱,宜于久服,預防中風痿痹之病:豨莶草不拘多寡,去梗取葉,曬幹,陳酒拌透,蒸過曬幹,再拌再蒸,如法九次。曬燥,為細末,貯聽用,蜜丸,早空心溫酒吞服四、五錢。(《活人方彙編》豨莶散)
②治感受風濕,或嗜飲冒風,内濕外邪,傳于四肢脈絡,壅塞不舒,以緻兩足軟酸疼痛,不能步履,或兩手牽絆,不能仰舉,凡辛勞之人,常患此症,狀似風癱:地梧桐(花、葉、梗、子俱可,切碎曬幹,炒,磨末子)一斤,豨莶草(炒,磨末子)八兩。上二味,和勻,煉蜜丸,如桐子大。早晚以白滾湯送下四錢,或單用臭梧桐二兩,煎湯飲,以酒過之,連服十劑,其痛即瘥,或煎湯洗手足亦可。忌食豬肝、羊血、番茄等物。(《養生經驗合集》豨桐丸)
③治疠風腳弱:豨莶草(五月取赤莖者,陰幹,以淨葉蜜酒九蒸九曬)一斤,當歸、芍藥、熱地各一兩,川烏(黑豆制淨)六錢,羌活、防風各一兩。為末,蜜丸。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張氏醫通》豨莶丸)
④治中風口眼歪斜,手足不遂,語言蹇澀,口角流涎,筋骨攣強,腰腳無力等證:豨莶(酒蒸,曬九次)三斤,蕲蛇二條,人參、黃耆、枸杞子、川萆薢、于白術、當歸身各八兩,蒼耳子、川芎、葳靈仙、半夏曲各四兩(以上諸藥,但用酒拌炒),沉香二兩(不見火)。共十三味,俱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送下。(《方脈正宗》)
⑤治瘧疾:豨莶草(幹品)一兩。每天一劑,兩次煎服,連服三天。(《全展選編·傳染病》)
⑥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黃花草五錢,山栀子一錢,鐵鏽釘二枚。按病情可加三叉槍(三葉鬼針草)适量。加水800毫升,煎成300毫升。每天一劑,兩次煎服。(《全展選編·傳染病》)
⑦治發背丁瘡:豨莶草、五葉草(即五爪龍)、野紅花(即小薊)、大蒜等分。擂爛,入熱酒一碗,絞汁服,得汗效。(《乾坤生意秘韫》)
⑧治癰疽腫毒,一切惡瘡:豨莶草(端午采者)一兩,乳香一兩,白礬(燒)半兩。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毒重者連進三服,得汗妙。(《乾坤生意秘韫》)
⑨治蜘蛛咬傷及狗咬、其它蟲咬:豨莶草,搗爛敷患處。(《貴州省中醫驗方秘方》)
⑩治風氣行于腸胃洩瀉:火枚草,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世醫得效方》火坎丸)
⑾治翻胃及脾間諸疾,腹痛洩瀉:皺面地蔥花(即火枚草花),不以多少,焙幹,為細末,蜜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不拘時候。(《是齋百一選方》)
⑿治腸風下血:豨莶葉,酒蒸為末,煉蜜丸。每服三錢,白湯下。(《方脈正宗》)
12.17 各家論述 ①《本草綱目》:"豨莶,生搗汁服則令人吐,故雲有小毒;九蒸九暴則補人,去痹,故雲無毒。生則性寒,熟則性溫,雲熱者非也。"
②《本草通玄》:"豨莶,苦寒之品,且有毒,令人吐,以為生寒熟溫,理或有之,以為生瀉熱補,未敢盡言,豈有苦寒搜風之劑,一經蒸煮,便有補益之功耶?世俗以慎微《本草》譽之太過,遂誤認為風家至寶,餘少時亦信之,及恪誠修亭,久用無功,始知方書未可盡憑也。古人所謂補者,蓋以邪氣去則正氣昌,非謂其本性能補耳。"
③《本草正》:"豨莶,氣味頗峻,獸逐風濕諸毒,用蜜酒層層和灑,九蒸九曝,蜜丸,空心酒吞,多寡随宜。善治中風口眼歪斜,除濕痹,腰腳痿痛麻木。生者酒煎逐破傷風危急,散撤麻疔,惡毒惡瘡,浮腫,虎傷狗咬,蜘蛛蟲毒,或搗爛封之,或煎湯,或散敷并良。其掃蕩功力若此,似于元氣虛者非利。"
④《本草述》:"有雲,豨莶制如法,大益氣血,四肢不遂,大有功。又曰,古方愈風湯、四白丹,藥多辛散,恐非類中所宜。半身不遂病久,補氣血、化痰藥外,更常服豨莶丸佳。又雲,口眼歪勢緩者,豨莶尤佳。合而參之,則此味止宜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證,似不能療中藏奄忽之證也。蓋中藏證是陰不能禦陽,風火相煽,緻陰已離陽,所謂升降息而氣立孤危者也,至是以索益元氣之劑,以求生于萬一,毋亦後時而濟于存亡之數乎,固不得責其效于茲藥也。""凡患四肢麻痹,骨間疼,腰膝無力,由于外因風濕者,生用,不宜熟;若内因屬肝腎兩虛,陰血不足者,九制用,不宜生。"
⑤《本草新編》:"豨莶入腎。然散人真氣,最不宜服。不宜用而入之茲編者何也?蓋腎經之藥,藥品中最少,腎犯風邪濕氣,又最難治,姑存之以治腎中風濕之病。中風之症,必問其腰間素有水濕之癬否?有水濕之癬,又必問其腎囊之幹濕若何。腎中有風,其人必然腰痛而重,腎中有濕,其人必然囊破而癢。即用豨莶,亦必與人參、白術大劑共用。至于濕痹腰腳酸疼之症,又必加入苡仁、茯苓、黃芪、芡實同施,始萬全也。""夫豨莶未嘗無功,餘慮人誤認補味而常用之耳。風入腎者最難治,存豨莶而不删去者,正備妙用耳。不然,防己可祛腎内之風濕,存防己何必複取豨莶?正以豨莶功用勝于防己,其耗散精血亦遜于防己,所以存防己而仍存豨莶。蓋防己治腎内之風濕,止可一用以出奇,不可再用以贻害,若豨莶則不妨一用而至于再用,但不可久用耳。"
⑥《本草正義》:"豨莶,生時氣臭味澀,多服引吐,蓋性本寒涼,而氣猛烈,長于走竄開洩,故能治熱煩癰毒而吐痰瘧;及其九次蜜酒蒸曬,和蜜為丸,則氣味已馴,而通利機關,和調血脈,尤為純粹,凡風寒濕熱諸痹,多服均獲其效,洵是微賤藥中之良品也。"
12.18 豨莶草的臨床應用 治療瘧疾:取幹豨莶草1~1.5兩,每日2次煎服,連服2~3天。小兒遞減。臨床觀察63例,結果症狀控制者55例(當天控制23例,隔天控制24例,第3天控制8例),無效8例。有效率達87.3%。但有5例複發。
12.19 備注 此外,在廣東、廣西地區有以唇形科植物防風草的全草作豨莶草使用。參見"防風草"條。雲南地區有以唇形科植物多苞糙蘇(又名香蘇)的全草作豨莶草使用。
12.20 摘錄 《*辭典》
13 豨莶草的藥典标準 13.1 拼音名 Xī Xiān Cǎo
13.2 英文名 HERBA SIEGESBECKIAE
13.3 豨莶草的别名 肥豬草、肥豬菜、粘蒼子、粘糊菜、黃花仔、粘不紮
13.4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豨莶Siege *** 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iege *** eckia pubescens Makino或毛梗豨莶Siege *** eckia glabrescens Makino的幹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前及花期均可采割,除去雜質,曬幹。
13.5 性狀 本品莖略呈方柱形,多分枝,長30~110cm,直徑0.3~1cm;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紫棕色,有縱溝及細縱紋,被灰色柔毛;節明顯,略膨大;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帶綠色,髓部寬廣,類白色,中空。葉對生,葉片多皺縮、卷曲,展平後呈卵圓形,灰綠色,邊緣有鈍鋸齒,兩面皆有白色柔毛,主脈3出。有的可見黃色頭狀花序,總苞片匙形。氣微,味微苦。
13.6 炮制 豨莶草:除去雜質,洗淨,稍潤,切段,幹燥。
酒豨莶草:取淨豨莶草段,照酒蒸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 D)蒸透。每100kg豨莶草,用黃酒20kg。
13.7 性味 辛、苦,寒。
13.8 歸經 歸肝、腎經。
13.9 功能主治 祛風濕,利關節,解毒。用于風濕痹痛,筋骨無力,腰膝酸軟,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風疹濕瘡。
13.10 豨莶草的用法用量 9~12g。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預産期計算器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壓評價 體溫水平評價 糖尿病飲食建議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基礎代謝率計算 補鈉計算器 補鐵計算器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藥代動力學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百科,馬上計算!
13.11 貯藏 置通風幹燥處。
13.12 備注 (1)用于風濕痹痛、筋骨不利等症,常與臭梧桐同用。本品性味苦寒,又有化濕熱作用,故痹痛偏于濕熱的病症尤為适宜。
13.13 摘錄
希望文字工具網搜集的關于稀莶草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你可能想看:
dream和gym的讀音相同嗎 dream和gym的讀音相同?
n. 人名;(法、德)西克斯。Six六人,六大,六分。Chapter six喜怒哀樂,落荒而逃,業餘生活篇。adj. 大的;重要的;量大的。adv. 大量地;順利;誇大地。n. 人名;(土)比格。bi...
絹帛怎麼讀音 絹帛怎麼讀音
文章目錄:古代絹帛用來做什麼,有什麼重要地位?絹帛怎麼讀音絹帛的拼音一、古代絹帛用來做什麼,有什麼重要地位?1. 古代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它在紙張發明之前承擔了重要的書寫和記錄角色。最初,祖先們将文字...
佞嬖俳優的讀音和意思?
”俳優[pái yōu]:古代從事歌舞樂和雜戲的藝人的總稱,即後世的演員。《韓非子·難三》:“而俳優侏儒固人主之所與燕也。”俳優作為宮廷弄臣,其職責是以歌舞諧谑對君主進行谏勸,即所謂優谏,在民間則以其...
漢字的讀音是怎麼産生的?
使用漢字是為了表示事物的意義,用于信息的記錄和傳遞。每個漢字都有形和音,有形無音那是圖畫,有音無形那是歌曲。漢字是形音的綜合體,漢字的意義也是形和音的會意。現在很多“文字專家”都片面依據古文字(甲骨文...
“吉爾伽美什”的“什”的讀音是什麼?
(shí),吉爾伽美什(shí):什是一個姓,或者數字十。,表示疑問,什麼,沒什麼。“什”字出自于《老子》中的:使有什(shí)伯之器而不用。吉爾伽美什,人類最古老的英雄王,是《吉爾伽美什史詩》的主人...
茜茜公主的讀音是什麼?
伊麗莎白是巴伐利亞王室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一員。婚後,毫無準備的茜茜被強行推入了與其性格極其不相符的古闆沉悶的哈布斯堡宮廷生活。一開始,茜茜就子女的養育問題與她的婆婆,巴伐利亞的索菲公主産生了巨大的争執...
“我們”的讀音?
我們[wǒ men]1、稱呼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幹人。1)帶感情色彩。2)不能或不宜用個人口吻說話,例如在報告或科學論文中。
呻吟的讀音?
〔呻吟〕痛苦時口中發出哼哼的聲音,如“無病呻呻”。唱,聲調抑揚地念:吟詠。歎息,痛苦的聲音:吟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名稱:秦婦吟。
“睒”這個字的讀音是什麼?
1、睒瞲 [ shǎn xuè ] 驚視貌。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年揮忽而莫反,時瞬睒其如電。”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還”的讀音?
字形采用“辵”作邊旁,采用“瞏”作聲旁。3、還資[hái zī] 保佑;資助。
“半妖傾城”的讀音是什麼?
“半妖傾城”的讀音是bàn yāo qīng chéng。半妖傾城[bàn yāo qīng chéng]:一個具有一半妖族血緣的人名叫傾城。半妖傾城,以自身的善良挽救愛人的生命。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的“還”的讀音是“hai”還是“huan”?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的“還”的讀音是:hái釋義:[ hái ]:依然,仍然;更加;再,又;尚,勉強過得去;尚且。還有[ hái yǒu ]:擁有;存在。償還[ cháng huán ]:歸還所欠...
“又雙叒叕”的讀音是什麼?
又雙叒叕:[ yòu shuāng ruò zhuó ],表示某事物變化更替相當頻繁。又讀作:yòu,聲母:y,韻母:ou,聲調:四聲雙讀作:shuāng,聲母:sh,介母:u,韻母:ang,聲調:一...
“妣”的讀音是什麼?
妣[bǐ ]原指母親,後稱已經死去的母親:先妣。如喪考妣。詳細字義◎ 妣 bǐ〈名〉(1) (形聲。從女,從比,比亦聲。“比”本義為“等列”、“同美”。“女”和“比”聯合起來表示“脂粉隊”、“衆姬妾”...
稱心如意的讀音是什麼?
稱心如意chènxīnrúyì【近義】心滿意足、如願以償、盡如人意【反義】大失所望、事與願違【釋義】形容心滿意足,事情的發展完全符合心意。【出處】宋·朱敦儒《感皇恩》詞:“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
“蓁蓁”的讀音是什麼?是什麼意思?
讀音:【zhēn zhēn】釋義:草木茂盛的樣子;荊棘叢生的樣子。一、引證解釋1、《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譯:翠綠繁茂的桃樹啊,葉子長得密稠稠。2、《楚辭·招魂》:“蝮蛇蓁蓁,封狐...
“蓁蓁”的讀音是什麼?是什麼意思?
桃之夭夭拼音:[táo zhī yāo yāo][釋義] 喻事物的繁榮興盛。亦形容逃跑。桃,諧音“逃”。有時含诙諧義。 [出處] 《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毛傳:...
還看今朝的讀音?
還看今朝的讀音:hái kàn jīn zhāo意思是:曆數古往今來的風流人物,還得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的英雄們(人民)。一、朝的讀音:zhāo,cháo二、漢字釋義:[ zhāo ] 1. 早晨。 2...
詭谲的讀音是什麼?
雲翳詭谲讀音: [yún yì guǐ jué ],意思是陰暗的雲層變幻莫測,讓人捉摸不透。雲翳:[ yún yì ]1.陰暗的雲:清澄的藍天上沒有一點兒~。臉上罩上了憂郁的~。2.眼球角膜發生病變...
纨绔這個字的讀音是什麼?
“纨绔”的讀音是wánkù纨绔的意義如下:纨绔 wánkù(1) [silk trousers] 用細絹做的褲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華美衣着出與王、 許子弟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間,非其好也。——《漢書·...
将來有可能把“骰子”的讀音改成shaizi嗎?
發歌認為不太可能的。雖然說世間事物千變萬化,但文字符号是不會輕易改變的。shaizi是色子,民間用的投擲博具,是從古代玩賭遊戲玩法中衍生出來的一種俗稱,有些地方至今還流行着,隻有四點塗紅色,主要規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