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牛的臺灣俗語。摸春牛。
南榮文史工作室
摸牛的臺灣俗語。摸春牛。
取得連結
X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2月 10, 2025
摸牛的臺灣俗語。摸春牛,好康年年有;摸牛頭,子孫會出頭;摸牛角,頭路穩答答;摸牛耳,健康吃百二;摸牛嘴,萬年大富貴;摸牛身,家和萬事興;摸牛腳,米甕呷未乾;摸牛尾,年年剩家貨;摸肚臍,添丁大發財;摸牛囊,家貨剩億萬。
取得連結
X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國49年臺中瑞成書局出版八七水災可憐歌。
8月 07, 2024
1959年民國48年8月7日,(俗稱八七水災)今年剛好是65周年的前夕。 民國49年臺中瑞成書局出版八七水災可憐歌,( 看歌本用台語讀)裡面道竟當時天災與無奈,細說水災內容。(感謝劉明財老師提供)
閱讀完整內容
隨性拍荷花。下雨過後的荷花欣賞。聖嚴法師:『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萬事都是過眼雲煙?
6月 15, 2025
隨性拍荷花。 下雨過後的荷花欣賞。 聖嚴法師:『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萬事都是過眼雲煙? 一天過一天不要想太多。拍荷花是隨性拍拍,快樂最重要。平安健康就是福。
閱讀完整內容
臺灣早期便當盒欣賞與回憶1。
12月 15, 2024
臺灣早期便當盒欣賞與回憶1。 民國八十九年(2000)由文化界的專家學者支持成立『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已經有二十年的歷史,其間經營方式是非營利單位。 2000年之前,臺灣早期便當盒比較粗的或是有沖線使用過度的便當盒,大部份的老闆知道我的理念都是半賣半送。感恩! 這些早期的便當盒若不整理保存建檔,將來也會是一堆廢物而已。當教材還不錯,是睹古物思人或思情呢? #請問您已經忘記多久帶「便當盒」的存在了? 臺灣早期不管「士、農、工、商」各階層的人士、中午時間,就是用餐時間到了,跟便當一定都脫離不了關係。尤其是在「學生時代」一早要出門,媽媽怕自己孩子迷糊,總是都會多加叮嚀一句:「便當記得要帶」。 記得學生時期,便當盒都有綁線上有一塊牌子,以作區別那個便當盒是誰的,以免拿錯別人的便當盒。 現在生活形態變了,學校有營養午餐,超商很多,自助餐很方便,幾乎都忘了帶便當的存在。 您是否還有印象,記得您以前帶便當是用什麼樣式的「便當盒」? (攝於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閱讀完整內容
技術提供:Blogger
檢舉濫用情形